作者:admin-DY 時間:2020-03-04 11:55 人氣: ℃
由于尊重生態規律與市場規律,生態農田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分別介紹如下:
生態農田生態環境效益高,是最大的環保工程。傳統的化學農業模式下,由于農民不愿意多投入勞動,轉而利用更多的化學物質,加上現有的政策市國家補貼化肥、農藥、農膜,那么農民就用非常廉價的成本大量使用這些對土地和人體健康都有害的化學物質,而工廠生產這些物質造成大量污染與溫室氣體排放。發展生態農田,僅保留了少量化肥,那么可倒逼一下化肥廠農藥廠農膜廠關閉,而轉為從事其他環境破壞小的產業。這樣看來,生態農業就是最大的環保工程,是從源頭減少工業的點源污染和農業的面源污染,還國人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
經濟效益高,農民愿意從事農業。當前影響農民種地積極性的最大障礙是谷賤傷農。如果按照黃金價格折算,目前的糧食產量與上世紀70年代相比應當在20元左右一斤。遺憾的是,糧食價只有1元一斤,如此低廉的價格,使得農民沒有心思向地里多投入勞動,青壯年進城去打工,食品安全無從談起。當年的食品幾乎全部是有機食品,按照今天的有機食品價格出售,則農民的積極性依然會提高。有機食品價格普遍高于普通食品3-5倍,甚至個別產品超過10倍。這樣看來,生態農業的附加值是提高的。
生態農田健康效益高,有利于城市消費者遠離醫藥和醫院之苦。藥食同源,城市消費者用廉價的成本購買食物,那就難以避免健康受損,就要用高價的投入去購買藥物。這在一些發達的國家得到驗證。某些發達國家健康程度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最低線,就是用來購買食品的支出遠低于購買藥物,前者約11%,后者17%-20%。反觀中國,我們也正在步人后塵,當前制藥廠和醫院生意火爆,就是非常不正常的信號。當前的許多慢性疾病包括癌癥,還有性早熟、高血壓、糖尿病,是與食物(包括中草藥)及其工業化化學化生產過程密不可分的。
第四,生態農田社會效益高,中國村鎮成為最有活力的地方,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當前的經濟發展,只重視城市,犧牲鄉村,使得偌大的中國,人群向大城市集中,而農村衰敗萎縮,這是有史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城鄉差距擴大化。其中如果將城市好的要素(教育、衛生、醫療、學校、涉農產業、銀行、旅游等等)搬到農村,而不是將農民裝進城市,那么中國的居住壓力將大為降低,壓在普通家庭頭上的高房價將率先崩潰。農民可以住上別墅那樣的房子,吃有機食品,在家門口有活干,收入提高,從此告別不人道的“三留守”。
生態農田和諧效益高,從此城鄉真正良性互動發展,避免“互相投毒”,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先富帶后富”。當年發展經濟,出發點是好的,讓先富起來的人帶到后富的。遺憾的是,不少先富裕起來的人將錢拿到國外花,帶動是外國人。優質安全農產品是健康生命的第一保障,即使對于生活在國外的人,也要考慮消費放心食品。如果先富者帶頭消費農民辛苦種植的優質農產品,用市場手段鼓勵農民用健康環保的技術生產食品,保護生態環境,則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先富帶后富”。中央政府的涉農資金應當率先向生態農業及其從事者傾斜。農二代及其農業大學生應當積極投入到這種可持續的行業中來,嚴保優質農產品質量,使得物流與貨幣流在城鄉之間和諧流動,帶動生態就業。
生態農田效益這么高為什么沒有開展起來呢?其中有技術,資金,政策因素在內。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與探索,現在已具備了發展生態農業的良好條件。建議國家從中國6億畝低產田開展做起來,帶動60億畝草原保護,既不影響現有的糧食供應格局,還潛在將耕地質量提高,低產田可變中產田,甚至高產田。利用市場和政策機制,科學解決中國人吃得飽和吃得好的問題,健康發展城鎮化。
Copyright © 肇慶市鼎源肥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地址/Add:肇慶市高要區活道鎮牛圍村 電話/Tel:0758--8432087
技術支持:21CCNN團隊